《周公解夢》是靠人的夢來卜吉兇的一本于民間流傳的解夢書籍,書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,但此書并不是由其所著。孔子夢的“吾不復夢見周公矣”在儒家經(jīng)常會出現(xiàn)。 周公是一個在孔子夢中頻頻出現(xiàn)的人物,在儒教長期主導文化的中國,周公也就不可避免的直接與夢聯(lián)系起來。夢,經(jīng)常被稱為"周公之夢",或"夢見周公"。共有七類夢境的解述。
夢的類型
《周禮·春官》中明確提出六大夢:正夢、噩夢、思夢、寢夢、喜夢、懼夢。明代陳士元集歷代諸家夢說,將夢分成九種:氣盛之夢、氣虛之夢、邪寓之夢、體滯之夢、情溢之夢、直葉之夢、比象之夢、反極之夢、厲妖之夢,大大深化了對夢的研究。下面我們根據(jù)不同分類者對夢的認識,概述各類夢的基本含義,以便正確理解古代夢案中的釋夢形態(tài)。
正夢
《周禮注》:“正夢者,無所感動,平安自夢也。”這是指沒有內外因素刺激的情下,心無雜念、無憂無慮的自然之夢。懼夢 《周禮注》:“噩夢者,驚愕而夢也。”懼夢亦即惡(噩)夢,由驚嚇而起,而且“驚為不自知故也。”(莫明的恐懼)。
喜夢
因喜好或歡愉而引起的夢。心中有喜即有喜夢,有些人甚至夢中發(fā)笑而笑醒。思夢一般認為這是由思念、追憶引起的夢。“夜夜之夢各異,有天有地有人有物,內思成之。”(《關尹子·二桂篇》)有人認為思夢不僅指思念而夢,而且指夢中有思有念。
寢夢
寢夢歷來說法不一,主要有兩種情況。其一是指因覺醒時所說、所見、所為而引起的夢;其二是指晝夢(白日夢)。
反夢
又稱反極之夢,具有“反象以征”的特征。陳土元說:“何為反極?有親姻燕會則夢哭泣,有哭泣、口舌則夢歌舞,寒則夢暖,饑則夢飽……此反極之夢,其類可推也。”
直夢
直夢也叫直應之夢或直葉之夢(簡稱直葉)。
性夢
性夢為性情之夢,即由人的性格、性情而導致的不同的夢象結果。王符說:“人之情心,好惡不同,或以此吉,或以此兇。當各自察,常占所從,此謂性夢也。”
象夢
此類夢不直接表達夢意,而取某事某物的象征義。“比擬相肖,謂之象。”(王符《潛夫論》);具有象征意義的夢比如夢見蛇,可以取象為“人心不足蛇吞象”。
人夢
人夢是指同樣的夢由于做夢者的社會地位、性別、年齡等不同,其與象征意義也隨之變化。
精夢
此乃“意精之夢”。“凝念注神謂之精”,“孔子生于亂世,日思周公之德,夜即夢之,此謂意精之夢。”此外還有與時令季節(jié)相應的時夢(“春夢發(fā)生,夏夢高明,秋冬熟藏”),由身體某個部位不適而產生的病夢(“陰病夢寒,陽病夢熱,內病夢亂,外病夢發(fā)。”),導致鬼祟怪異的厲妖夢,機體做某種外界物質凝滯而引起的體滯夢。
網(wǎng)站名稱:北京市西城區(qū)青少年兒童圖書館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(yè)部網(wǎng)站備案號:京ICP備05085450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