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館開展《淺談北京皮影》講座
2013年5月15日,我們請到了北京西派皮影第七代傳人----路宏偉老師,為中小學圖書館教師介紹了皮影這門古老的藝術。
皮影,老北京人都叫它“驢皮影”,先后形成東城、西城兩大派別。幾百年來,這門古老的藝術,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,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。路老師介紹說,皮影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,包括選皮、制皮、過稿、剪刻、敷彩、發(fā)汗熨平、綴結、完成等工序。做皮影首先要選合適的牛皮,用作皮影的牛皮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皮包等用具的牛皮,這是緊貼著牛脂肪的一層皮,因為皮影材質一定要透明。
北京皮影受皇城文化深遠影響,人物特點鮮明,皮影戲也融合很多其它藝術因素在里面,唱腔吸收了昆曲、京劇、曲劇等北京地方劇、曲種的唱腔、曲調,一段唱段中巧妙地融進多種唱腔曲調,形成了北京皮影特有的藝術特點。
當今,越來越多的娛樂方式使得皮影戲漸漸的淡出演藝舞臺。在過去很長時間里,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現(xiàn),都是以娛樂為目的。隨著社會的進步,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審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,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,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(xiàn)出來,更強調了皮影的藝術性與裝飾性。皮影的制作工藝正在從曾經(jīng)的娛樂為主,欣賞為輔向現(xiàn)如今以欣賞為主,娛樂為輔過渡。
西城區(qū)青少年兒童圖書館輔導部
2013.05
網(wǎng)站名稱:北京市西城區(qū)青少年兒童圖書館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(chǎn)業(yè)部網(wǎng)站備案號:京ICP備05085450號 |